《赛先生》微信公众平台7-1
(编者按)6月22日,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的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迎来第二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这场中美高等教育的高峰对话,她在演讲中指出,大学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者,并列举了两个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中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批留美归国的高端人才;二是中美合作办大学,赞赏这是中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典范。她期待中美大学携手开创两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为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注入新的动力。
在随后的即兴回应性发言中,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充分展示了其机智、灵活,以及现场应变的能力和智慧。首先他表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清华大学不仅受益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受益于中美大学之间的交流。他举例说,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和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都是美国的著名教授,加盟清华的他们是中美人才交流的典型代表。
其次,邱勇介绍了刚刚在6月18日联合宣布成立的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三方合办的“全球创新研究院(GIX)”。这一举措将中美合作办大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中国高校首次在美国建立实体教育机构。此举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展现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自信、开放和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的新气象。
邱勇的回应,为刘延东副总理的演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国大学的注解。
邱勇:中美大学合作,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第二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对刘延东副总理主旨演讲的回应发言
2015年6月22日
尊敬的刘延东副总理,各位嘉宾,大家好!
刘延东副总理刚刚提到,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休斯敦,我也是。站在这里对延东副总理的讲话作回应发言,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她是清华的校友。刘延东副总理还讲到,今年9月份,习近平主席将访问美国,我同样感到很高兴、很自豪,因为习主席也是清华校友。
延东副总理刚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我想说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哈佛大学的威廉?柯比教授是一位中国通。他曾担任哈佛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他2014年在《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世纪?高等教育的挑战》。他以清华大学100多年的发展与历程为例,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作出这样一个评价:“在质量和规模两方面,中国都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迅速的地方”。
清华大学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之外,也得益于中美两国大学的交流,尤其是人才交流。
姚期智先生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多年,并曾获得有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他2004年开始全职到清华任教,推动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2008年,另一位清华的年轻校友,施一公教授,在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以后,也回到清华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推进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的发展。
刘延东副总理刚刚还讲到,两国的交流能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我认为清华大学在两国大学的交流中也获得了诸多益处。
正如延东副总理所讲,中国的发展不会停止,我们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继续发展下去。中国的大学同样也要继续发展。与中国其他大学一样,清华大学正全力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开始建立并实施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制度,聘用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通识教育范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
中国大学的发展必将为中美两国大学之间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
我很高兴延东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到,四天前的6月18日,在西雅图地区,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共同发起建立的全球创新学院(GIX)。GIX有三个重要特点,概括为三个“I”:International,国际合作;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交叉;Integrated,跨界融合。大学资源与企业资源融合,以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融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共同应对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GIX的成立引起了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彭博社,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称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到美国创立办学实体。华盛顿州州长杰伊?英斯利(Jay Inslee)在签字仪式上盛赞GIX将为华盛顿州、中国乃至全球人才创造全新机遇,这是一件可以庆祝100年的事情。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中美两国大学合作进一步加深,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很高兴华盛顿大学Cauce校长今天也在现场。刚才,芝加哥大学校长讲到两国肯定有差异,当我和Cauce校长在西雅图见面的时候,更惊奇地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分享共同的教育理念,甚至在很多细节上都是一致的。比如,两所大学都把紫色作为校色。Cauce校长对我说,“Our strategic partnership is pre-determined by God”,翻译成中文是“我们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命中注定的”。
我和Cauce校长对两校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也相信并期盼,在座的中美大学校长对刘延东副总理为我们描述的中美两国大学合作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because it is pre-determined,因为这都是注定了的。
谢谢大家。
(编者按)在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举行的第二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应主办方邀请,就中美之间十分重要的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发表引领性主题演讲。
邱勇显然有备而来,对于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清华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攻克高温气冷堆等第四代核电技术难关,以及研制的智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上等突破均可圈可点。
在中美大学开展多方面项目合作的基础上,邱勇提出了一个更加务实的、新的合作模式——“2+2”,即“两校加两地”,中美大学与地方政府四方整合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清华大学近年来引领了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将此推广到中美合作办学上,也许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行动,清华的校风是‘行胜于言’”,邱勇在倡导这一模式时强调,“要有可行的办法,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邱勇:解决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共识,更需要行动
在第二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做第一个引领性发言
2015年6月22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校长,大家好!应会议主席的要求,我简要谈三个观点。
第一,解决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首先要从技术突破开始。清华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经过多年努力,攻克了具备固有安全性的第四代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的技术难关,正在中国山东建设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核电站。该核电站预计2017年正式投产发电。
清华研制的智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电网安全性、降低能量损耗,并且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该技术不但已在中国投入应用,也被占全美总用电量1/6、包括华盛顿特区和东部13个州在内的全美最大电网运营商PJM投入应用。
在能源技术方面,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的技术在美国得到应用,我感到很自豪。
第二,解决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中美两国大学的紧密合作。2009年,中美两国政府倡议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成为其中清洁能源汽车联盟的共同牵头单位。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研究团队建立了中国能源经济模型,为中美两国政府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到达峰值”这一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提供了科学支撑,促成2014年11月12日北京APEC峰会期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成功发表。这都具体体现了两国大学的合作。
第三,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大学合作模式。6月18日在西雅图,除了宣布联合创建GIX,我们还提出了一个新的项目叫做“2+2”,即“两校加两地”。两所大学是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个地区是美国的华盛顿州和中国的四川省。“2+2”的四方参与者共同整合资源,应对解决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技术难题,加快技术应用。这些问题不是大学能够单独解决的。
华盛顿州州长杰伊?英斯利告诉我,华盛顿州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他非常关心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国的四川省,在中国的西南部,水利资源非常丰富。四川省也是我的家乡。这项合作也是一个新的探索。
解决复杂的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大学之间取得共识,但更重要的是action(行动)。清华的校风是“行胜于言”(“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我也希望在座的大学校长在探索共识时,也探讨一种可行的办法,把大学共识转化为力量,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谢谢大家!
(注: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