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法制报》4-15
(本报记者 蒋宜斌 王昊 实习生杨玥)甘肃定西,苦瘠甲于天下,亦因此“名”于天下。
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风华正茂,却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各种好机会,来到了这里……
要去,就去最苦的地方
“你是清华的高材生?”旁人问。刘黄赶紧摆摆手,“是清华的没错,高材生谈不上!”再问原因,他回答,“我认为‘材’体现在做事上,光靠书本上学的东西还不能体现‘材’,我离高材生还差得远呢。”
2011年,刘黄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放弃了进入高薪企业的机会,作出了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去农村、去基层。现在,他的身份是陇西县首阳镇党委常务副书记。
常务副书记?听起来“高大上”,但在刘黄看来,“工作琐碎却不简单,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全国那么多省份,为什么要选择甘肃?“甘肃的经济条件相对来说落后一点。我虽然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或许能带来一些新的思想,发挥自己的微能量。”
甘肃那么多市县,经济条件好的市县也不少,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陇西县?“既然来甘肃,就要到最苦的地方去!”刘黄的回答,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如今他正以自己的方式,向贫困宣战。
听不懂方言,怎么了解群众心声
在定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们期盼着变革,期盼着新生事物的到来,期盼着贫困的面貌能有所改善。
而这一切,得靠人;但人才来了,如何留得住?
刘黄是南方人,来到大西北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适应“南北生活差异”,具体到吃饭,从改变以前顿顿吃米的习惯,转而每天吃面。
工资并不高,下馆子也是件奢侈的事,只能自己学做饭。一次,他路过一家小餐馆,看见餐馆玻璃门上写着“馓饭”,不明就里的他以为“大概和米饭是一样的”,兴冲冲地走了进去。结果,等到碗放到桌子上的时候,他傻眼了……
现在,刘黄已经习惯于每天吃面的生活。但对他来说,吃饭问题是个人生活的“小”问题,能听懂当地方言才是事关工作的“大”问题。
从刚来的时候一句当地方言都听不懂,到三个月后的基本能听懂,现在甚至能用最老的方言和当地60多岁的老人交流,刘黄改变的是口音,不变的是一颗为民的心。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刘黄还参与研发了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无论城市乡村,只要拨通0932-12345热线,群众能就所关心的问题向平台求助。现在,该平台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群众良性互动的“连心桥”。
和群众交谈,前提是得有感情
在基层,工作内容就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和群众打成一片,说起来容易,可是怎么做呢?
刚到工作岗位,很多人跟刘黄说,基层工作不好干。刘黄慢慢总结发现,和群众谈工作的前提是得有感情。“道路硬化,征地拆迁,避免不了的要和群众打交道。起初,我们连有的群众家门都进不了,后来我就琢磨,是感情不到位,和群众的距离走得不够近。感情到位,依法依规,啥事都能迎刃而解。”
从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工作得心应手。刘黄总结说,这样的进步得益于他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语言表述,不明白的就问。”刘黄说,“基层经历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