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4-28
(本报记者 屈芳)青春,美好而珍贵的字眼。对待只有一次的青春年华,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008年9月,魏华伟从清华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和很多高学历的同龄人不同,他背着行囊走进了上蔡县文楼村,一个被称为“艾滋村”、因为病魔阴影而长期发展艰难的地方。
在这个有人“绕着走”的村庄,年轻的硕士魏华伟沉下身、静下心,做了一名村官,至今已有5年半。
5年间,文楼村人均年收入翻了近一番。前年,村里新成立了小剧团、腰鼓队。也是从前年起,这个有名的“老上访村”没再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
群众都说,文楼变了,文楼人的笑声多了。魏华伟说,这变化,让他觉得青春无悔,选择无悔。
文楼村来的年轻人
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勇于担当的青春
从上蔡县城向东南3公里处便是文楼。在村委会门前柳荫下聊天的老人、牙牙学语的孩童,让文楼的春日午后安宁平和。
魏华伟骑着那辆骑了5年的旧电动车来见我们。如今不少村官都坐上了“四个轮子”,魏华伟却始终守着这个“电驴子”。他解释,骑着它走村串户,乡亲们打个招呼,或自己想跟哪个村民唠嗑了,脚一撑就能停下来,方便、随意。
黑黑的脸庞,壮实的身板,如今的魏华伟,和当初的“书生”模样确实大不相同了。
魏华伟是当年高考的全省文科状元。本科在武大、硕士在清华,这个从驻马店市遂平县城一路“考”到顶级高等学府的高才生,拥有在大城市谋求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也正因此,2008年的选择,让他一度成为新闻人物。
那年他30岁,而立之年,大好年华。
那年也是国家开始在全国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的第一年。魏华伟主动放弃在北京的就职机会,成为全班30多个同学中唯一的“村官”。
有人钦佩,有人祝福,有人不解。网上现在还能搜到当年网友们对此事的点评跟帖。
时至今日,“为什么选择当村官?”仍然是魏华伟常被人问起的“老话题”。
“我明白问题后的‘潜台词’——你犯傻吗?你觉得亏吗?你不后悔吗?”魏华伟说,“可我始终认为,‘亏’和‘傻’,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
他反问那些问他的人:“如果所有的高学历年轻人都留在了城市,那么农村怎么发展?”
而更深刻的心路历程,他在下基层前的一次毕业生座谈会上表达得很清晰:“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勇于担当的青春——就这样,魏华伟来到了文楼村。
向群众学习当“村官”
“讲个味儿、接地气儿、办实事儿”
魏华伟是顶着“光环”和压力来文楼的,职务是村党支部副书记。
组织上对他有期望。村民们,甚至村干部,对这个戴着眼镜、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却不太“看好”。
2008年9月17日进村报到当天,一位村民专门到村委会瞅“稀奇”。甫见魏华伟,他第一句话就是:“你是来镀金的吧?!”
他说出了文楼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真实想法。
一个老党员私下表达了忧虑:“文楼的事不好办啊。你一个学生娃,懂啥农村工作?”
一个“老上访”干脆说:“干得好,俺们敲锣打鼓欢送你。干不好,可别怪俺们拿砖头撵你走!”
不怪人担心、误解、说话不好听。文楼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时间都是一个敏感的地方。这里的上访户多,不少还兼着“病号”的特殊身份,村里维稳、和谐、致富的任务都很重。
一个扛着书箱子、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能改变文楼的现状吗?
魏华伟原先是个急性子。没过几天,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提醒他:“农村的事可急不得。尤其在文楼,得把道理掰扯清。”
“不懂就学吧,拜实践、拜群众为师。”魏华伟心想。两个月里,他让村民组长领着,跑遍了村里17个村民组,700多户村民一户不落走访了一遍,越深入越有心得:“乡亲们讲究个对味儿。对味儿了,他才跟你掏心里话,不把你当外人。”
以前,他找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攀谈,大家会专门给这个外乡大学生找板凳坐。下次碰上这场合,他随手找块砖头,和大伙儿一样坐砖上。
刚到村里不久,就出了村菌种场5万公斤木耳滞销的事。秋天将至,阴雨天一来,木耳就会变质,群众都眼巴巴地瞅着村干部。
魏华伟主动挑起了卖木耳的重任。他到郑州跑了六七家超市、批发市场,对方一听是文楼来的都不接腔了。后来,他又多方找领导、找同学、找朋友帮忙,好不容易在两周内将木耳销售过半。
连日奔波劳累,魏华伟突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第三天,他不顾家人和医生劝告,提前出院找客户商量卖木耳。客户又惊讶又感动,剩余的木耳最终销售一空。
这是文楼村民第一次见识魏华伟的韧劲。
魏华伟没顾着歇一天,又赶往县里开会。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在村民大会上力挺这个年轻人:“一个外乡大学生自愿来到咱文楼,为了给咱村卖木耳动了手术也不在家养着,这样的人咱还不该支持吗?”
再没有人说拿砖头撵他走的话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这几年,魏华伟很多时候干的都是些琐碎事。比如,村里的孩子生病了,到红十字会帮忙争取资助;天旱了,到电力和水利部门争取变压器和抗旱设备;村民发展缺资金,帮忙联系小额贷款
……
因为跑的路多,干的事多,他那辆“澳柯玛”牌电动车的前后轮胎、电瓶等都换了不止一遍。可他说值:正是在这桩桩“小事”的相处中,他和大伙儿越来越“对味儿”了。
2009年8月,魏华伟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1年11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1月任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讲个味儿、接地气儿、办实事儿”——魏华伟说,是群众教会了他如何做一名村官。
是月月日日和群众打交道的实践,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百姓期盼的干群关系:“只要心里有群众、道理讲透彻、多干实事,百姓会跟你一条心。”
走进涉艾家庭的小院
“吃请”中的“将心比心”
在别的村,拒绝吃请是对村干部的起码要求。而在文楼,魏华伟和村民交心,很多时候是从尽量满足他们的“吃请”,甚至主动“上门”开始的。
文楼村3611人,艾滋病感染者占十分之一。外界对防治知识的不了解,让全村多年来形成了不请外人吃饭的“自觉”。而外村亲友参加文楼的红白喜事,也是约定俗成的“只送礼不吃饭”。
刚来文楼不到一个月的魏华伟却主动上门“蹭饭”了。他去的第一家就是老病号马大娘那儿。
马大娘的丈夫十几年前因病去世,三个女儿都已出嫁,没有儿子的她长期一人过活。在文楼的旧习俗里,家里没个男人就像没了顶梁柱,马大娘开始一宿一宿地不愿回家,就在村卫生所的病床上过夜,提不起精神头的老人甚至起了轻生的念头。
就在这时候,魏华伟走进了马大娘冷清清的小院。他说:“大娘,到饭点了,我就在您家蹭顿饭吧。”饭桌上,他认真地告诉马大娘:“您没儿子,您就把我当儿子,我常来看您。”
老人家捂着脸掉了泪。她没想到魏华伟会来家里和她一桌子吃饭,更没想到这么个大学生、村干部会跟她说出这么一番话……
魏华伟真成了马大娘家的常客。慢慢的,老人的心扉打开了,有啥烦心事都想着找华伟唠唠,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之后,魏华伟又走进过很多涉艾家庭的小院。村民刚见到魏华伟那一刻的戒备、惊讶,往往很快就化为了感动与亲热……
魏华伟坦陈自己去涉艾家庭之前曾经有过思想斗争。是朴实重情的村民让他心里有了底:当他捧起饭碗,总会看到饭桌上,哪怕不是涉艾家庭,都会摆上特意更换的一次性筷子。
这一双双新筷子让他更理解了乡亲们常说的“对味儿”:对味儿就是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魏华伟开始越来越自觉地“换位思考”。原先碰到村民不理解、不认可的事,他会苦恼“道理不是明摆着嘛”。后来他会首先反思:“是自己哪个地方还没考虑周详?”
将心比心,乡亲们对魏华伟“刮目相看”。“有啥吃啥”是魏华伟对请吃饭的村民唯一要求,有时候,一顿饭不过是两个馍、一碗面条。可这里面饱含着村民对这个“敢来吃饭”的年轻干部的感激与尊敬,融化着心与心之间的防备与隔阂……
现任村委会主任刘根柱告诉记者,曾经,文楼村的“病号”和普通村民之间也有着“心防”。有时对面走过也不打招呼,有时刚一露脸一方就躲了。“现在不这样了。”刘根柱说,这中间,华伟的“吃饭效应”功不可没。
“华伟”——如今,文楼的村民都爱这样称呼他。比起5年多前的疑虑,这样的称呼透着自家人的亲热。
艰难求索致富路
“企业不来,我们就闯条路出去”
再过两天,就是外地商贩进到文楼村收香菇的时节。村菌种场转包后的新老板张耀东说,今年仅香菇一项,保守点也能赢利40万元。
文楼村的菌种场这两年小有名气,忙时用工上百名,邻近十里八村的专业户都想来这里加盟学技术。
早两年的文楼可不是这样。
2010年,几个艾滋病“病号”找到魏华伟:“我们出去打工老碰壁,重活又干不了,能不能引进几个项目,让大伙不出门就打上工?”
魏华伟通过校友多方联系到沿海的一家节能灯企业。起初对方慨然承诺,20多页的规划书都写好了。可到最后关头,企业放弃了。
这套规划书至今仍躺在魏华伟的抽屉里,成为他心中时常牵扯的隐痛。
说到底,还是因为文楼“特殊”。痛定思痛,魏华伟鼓励大伙儿:“企业不愿来,我们就闯条路出去!”
以前,临近县城的文楼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他决心把这个传统“拾”起来。
可几次组织出去考察,新问题又出现了:应者寥寥。作为多年受人瞩目的全国帮扶村,一些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而另一些穷怕了的村民顾虑重重。
“文楼要‘自强’,必须破解两个瓶颈。”魏华伟回忆当初的艰难:改变群众观念和改变外面人的“老眼光”一样,都不容易。
他在半年里组织召开了29次会,和村干部们一次次做工作、谈思路、统一认识。终于有4个村民迈出了第一步——文楼村第一家蔬菜合作社成立。
程志怀至今仍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作为村里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29次会大多是在他家堂屋里召开的:“一开始大家都很热情,来开会的有二三十家。后来听说要自己扎本建棚,又是以前没做过的反季节蔬菜大棚,很多人都犹豫了。”
程志怀决心跟着魏华伟干到底,家里人也支持他。“为建棚我把积蓄都投进去了,还借了几千块钱。可我信得过华伟。就像华伟说的,文楼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真正地奔上小康。”
为了让这4个愿意吃“螃蟹”的村民尽快掌握技术,示范致富,魏华伟“三请专家”。4个村民最终尝到了甜头:2010年7月建棚后,当年就收回成本,去年有的棚收益达到6万余元。
程志怀家的是反季节番茄温棚。他掰着指头跟记者算账:“从年前上市,现在已经卖了4万元,还能再卖近3个月。这样算下来,今年卖6万块钱应该没问题。”
村里的“能人”老骆坐不住了,主动要求到驻马店农校学习水果种植。如今,他承包的西瓜、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40多亩,光草莓今年就能进账十三四万元……
现在的文楼,2000多亩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正在建设中;年出栏1万多头猪的荣丰养殖场,把外地的博士、硕士都吸引过来了。开始有一小部分文楼人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梦想,而最让魏华伟感到欣慰的是,外面人也在文楼的发展中,一点点改变着原先的看法。
这几年,文楼年年有致富项目,件件牵系魏华伟的心:通过转包,救活了村里濒临倒闭的菌种场;通过引进外资,重建了村里的饲料厂……
他告诉老骆他们:“你们趟开了‘路子’,鼓了‘钱袋子’;我练了‘胆子’,丰富了‘脑子’,各有收获!”
提起文楼人的精气神
“我坚信,文楼的明天和谐富足”
天暖和了,四妮、老王、黄老师他们又聚在一块儿开始排练起新节目。
这十几个人是村里前年成立的小剧团的骨干。其中,包括四妮在内,一半成员都是“病号”。
据有关方面介绍,文楼村现在没有一例健康者再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可虽然如此,沉重的历史代价留给文楼村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
无论是从“输血”到“造血”,带领群众寻找致富路,还是鼓励大伙儿办小剧团、腰鼓队,魏华伟说他就一个心思:提起文楼人的精气神!
四妮加入小剧团后,村民们都说她爱笑了,也吃胖了。
“那可不,我每次唱完戏回家,都多吃个馍、多喝碗汤!”四妮说,一年多光景,她胖了十多斤呢。
黄老师是平舆县人,十年前姑娘嫁到文楼来时,他坚决反对过。这两年来这儿带外孙,耳闻目睹让他成了文楼变化的义务宣传员。一辈子和戏打交道的他自编自导了曲剧《文楼新气象》,每逢小剧团开锣,连外村的乡亲们都赶来捧场。
在省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宽敞明亮的“新农村书屋”也落成了,文楼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魏华伟的“精神扶志”想得更长远。从他来村那年起,就张罗着通过多种渠道,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们申请助学金。
“去年考上二本以上就有7个呢。”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文楼的下一代啊,是文楼的明天。”
先富起来的荣丰养殖场女老板和献荣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基金。“别说7个,30个这钱也掏!”和献荣说,她这个土生土长的文楼人得向华伟看齐,为孩子们尽心。
虽然致富路上刚起步,但在魏华伟看来,文楼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坚信,“文楼的明天和谐富足。”
当选感动中原年度人物
“这是对大学生扎根基层的褒奖”
“2013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评选,让这位一度“沉寂”的硕士“村官”再次回到了公众视野。
实际上,这几年,魏华伟一直刻意回避着对他的经历保持着好奇心的媒体追访。他想的清楚:脚踏实地前行,才是他和文楼人最需要的。
而当他作为有关方面推举的“感动中原”候选人的事迹公布于网络时,如潮水般涌来的选票,是广大网友对这份勇于担当的青春、执着无悔的坚守最好的礼赞。
魏华伟得知自己当选的消息,是一个朋友看到当天的手机报后打电话告诉他的。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他说,他把这看作是对他选择这条道路的认可,是对整个扎根基层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褒奖。
即使站在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他反复强调的也是文楼这片土地、“村官”这个职位赋予自己的所得。他觉得,是饱经风霜的文楼百姓面对困难时的那种坚韧,始终激励着他、鞭策着他。
主持人敬一丹问:“最让你费心思甚至有点吃力的工作是什么?”
他答:“最吃力的还是想为文楼的老少爷们儿引进项目,让他们能不出门就能打上工。”
像老骆、程志怀、和献荣这样的致富典型毕竟还是少数。文楼自强的同时,如能借把外力会走得更快、更稳——更多地引进外资,这是魏华伟不断努力又失败、失败后继续努力尝试的艰难历程。
除了引资,他还一直盘算着继续改善文楼的村容村貌:“去年争取扶贫项目修了3600米村路,今年打算再修3000米。明年、后年再修6000米,彻底改变文楼人下雨下雪天的出行难。”
即使成为“感动中原”年度人物,不久前又刚刚入选全省十大“最美村官”,魏华伟还是那个魏华伟。为文楼的发展欢欣,为发展中的难题焦心,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务实地走好每一步……
而魏华伟至今在文楼的住处,仍是村委会里那个不到15平方米的小窝。一张木板床,一个简易衣柜,两张丁字摆放的码满书的书桌,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当年临来文楼,他曾写下这么一段话告诫自己:
“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
身居陋室而不言苦,甘当“村官”而不言亏,5年多来,这个年轻人正用他的经历,践行着当初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