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代论坛周系列活动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专场访谈活动在西阶梯教室举行。清华赴基层就业毕业生校友做客时代论坛,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到基层工作的经验体会。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史宗恺在讲话中指出,清华学生有很多职业选择,但选择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要把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和未来的事业发展统一起来时。他希望同学们都能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职业选择的问题,选择一个真正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而不只是维持生计的职业。史宗恺在讲话最后勉励同学们:“在未来清华的新百年中,你们注定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相信因为你们为这个国家的建设、为这个民族的复兴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你们一定会为清华的新百年增添光辉!”

  第一位进行演讲的嘉宾是清华水利系2004届毕业生覃文强。覃文强是全国首届国防生,在大二时选择入伍,立志服务国防事业,他在演讲中回忆了进入部队基层的生活,谈到了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从中得到的收获,并表示作为一个清华人,肩上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使命。在谈到在基层的工作时,覃文强讲述了他迎难而上,把自己所带连队的射击成绩从全团倒数第一训练到正数第二的经历。他说,正是清华人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他一次又一次克服艰难险阻,追求完美、止于至善。

  之后,校友魏华伟上台发表了演讲。魏华伟曾是河南省文科状元,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魏华伟选择了到全国著名的艾滋病村——河南省文楼村担任基层村官。魏华伟在演讲中与观众们分享了他在农村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挥自身价值报效祖国和人民。

  最后上台演讲的是工物系2010届校友滕雁、谢海燕夫妇。滕雁、谢海燕夫妇是工物系直博生,毕业后共同选择来到条件艰苦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献身国防科工事业。二人在演讲中谈到了母校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谈到了国防科工事业的重要性和他们做出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西北去工作的原因:“我们没有到国外做学术研究,而选择了到西北,到条件最艰苦但是却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是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在我们一步步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和母校的关怀、鼓励和支持,我们也无法忘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是清华学子。作为有志青年,特别是清华的学生,我们觉得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为国家和社会更美好的明天去努力。”

  随后,四位嘉宾与在新疆农村基层工作的艾里肯江•阿不来提、在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隋少春两位校友共同接受了访谈。在访谈中,六位嘉宾与主持人详细交流了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向观众讲述了他们在基层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百年校庆的美好祝愿。现场观众也纷纷举手,就嘉宾经历、自身职业选择困惑等向嘉宾提问,嘉宾精彩的谈话和回答不时博得在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本次访谈活动是清华大学学生会百年校庆“时代论坛周”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结束后,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职业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社会和国家的统一中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而作为一名清华学子,身上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更加艰巨的使命。他们愿意学习几位学长的崇高精神,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需要统一起来,传承百年精神,投身复兴伟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