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涛,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生。2009年,作为唯一大学生代表走进中南海,与温家宝总理讨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随即他也成了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的追踪报道对象。然而毕业时,陈威涛却拒绝了大城市的橄榄枝,成为一名江苏省选调生,回到家乡如东基层工作。转眼,他已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一年多。面对残酷的环境,他当初的理想是否得到了实现,带着一系列的问题,2011年春节后,我们对陈威涛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从“理想的现实主义”到“现实的理想主义”

 

  “一个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进入全国最好的大学,获得了无数的光环,再要抛弃这些,回到自己的原点,那是需要勇气的。”能抵挡住高薪工作和优越生活诱惑的,都是渴望以热血在乡土浇灌理想的有志青年。然而,当真正来到基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

  当问及在基层锻炼能否学到很多实际技能时,陈威涛说:“来基层,不是为锻炼啊,就是工作,一定要以这种态度对待。”他认为,只有在基层第一线,才能听到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心跳,“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与大学的社会实践完全不同,只有当你以深入、安定的心态扎根,才能了解这里的政治生态和运行模式。”他眼眸里的光芒,笃定而欣喜。

  “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来的心态,从原先理想的现实主义,成为现实的理想主义。”的确,无论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还是现实的理想主义,都是理想与现实结合。但当理想占上风时,人容易成为只会说话的“伪愤青”;而现实占上风时,可能你会变得世俗,学会一些迎合世俗的做法,但若理想坚定,就能较好地平衡两者,“既能在现实环境中发展自己,保护自己,又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想,自强不息。”

 

  从“领导力”到“被领导力”

 

  当问及他是否实实在在为百姓造福做过一项工作时,他回答很干脆:“没有。”但那份干脆里蕴含着他独到的见解。“之前我参加大学的一个活动,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是‘领导力’,我说这不是我们讨论什么是‘领导力’的时候,而应该是讨论什么是‘被领导力’的时候。”他这样补充道。

  的确,一年多来,陈威涛从河口镇党政办公室负责文件收发干起,再到镇招商局任副局长负责招商引资,近来又被调任大豫镇副镇长,他做的都是配合他人的事。

  我国乡镇机关干部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实施多年的选调生政策使得陈威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心中有底,行事坦荡。“无论你是大学生也好,或者你是研究生、博士生也好,来到基层,都是职场新人。不要怕被埋没,而要怕成为一个没有用的官僚,成为无用官僚比被埋没更可怕。”工作伊始自然不能委以重任,今天了解基层,是为了明天把握全局。

 

  从“西方视界”到“本土资源”

 

  被改革大潮激荡的广大农村,注定避不开情与法的冲突。陈威涛本科学的是法学,在学校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法律理论,当他被农村“浸泡”了一年之后,又有了一些新的领悟。

  “法律并不冰冷,它在现实中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很强。我们知道,我国法律的思想主要偏重于大陆法系,有它的普世价值。但它不可能在每个个案上都能落实,也不一定非得适用。广阔的农村在这么长时间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运行原则和风俗习惯。我们难道非要用外来的甚至被迫接受的东西来推翻我们千百年来的一套规则吗?”

  陈威涛讲了一个事例。有人在工厂身亡,索赔方案有两种,一种诉讼,一种是不经由法律程序,与对方私下协商。我们就要从受害者的利益出发进行考量。如果诉讼,按照农村风俗,最多五天人就要火化了,法医验伤很可能来不及,并且付出的时间、金钱成本也很大。而第二种方法可能不正规,却往往更便捷有效。

  陈威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深刻体验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都应该自觉地把目光从“西方视界”转到“本土资源”上来。

来源:《江苏法制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