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践行我院“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我院为2010级全日制工程硕士新生举办了别具特色的创业主题活动。
(一)做树一样的创业者
9月6日,物流与管理学部的林功实教授与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立基先生,给工程硕士新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创业讲座。
讲座采用了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方式,两位资深的学者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勾勒出创业的整个过程,创业者应具有的特质,以及各种创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林功实教授首先介绍了创业活动的概况,创业的大致过程。之后,林教授援引几位清华学长的创业历程,和新生一起,分析讨论了其不同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特质和他们身上所共有的创业精神。在场新生或参与讨论,或若有所思,相信有不少同学在重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顾立基董事长从一位资深的投资者的角度,对创业项目及团队的选择、风险投资的获取以及创业者与研究生身份的转化这几部分为大家作了详细的解读。从招商局做过的一个个投资项目中,顾立基董事长为我们描绘出了投资人所欣赏的创业者,更是强调了一个一流团队对于整个创业过程的重要性。
有位学者曾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份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这段话深深地启迪着我们。我们,要做树一样的创业者,在深圳这片创业的热土上,长成一片美丽的风景。
(二)启航创业者人生
我院再次邀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研究与创新中心的中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经理Mark Cranshaw(马克·柯岚晓)先生,为2010级工程硕士新生带来一场英文版的“赢在中国”创业项目演练。
不少同学仍对去年马克主持的“以小资金解决小型旅游城市的空气污染”项目演练记忆犹新,不少小组曾提出了推广电动汽车的方案,以减少空气污染,创建低碳生活。今年,比亚迪首次在深圳投放40台纯电动出租车,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的设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实现。
今年的项目演练形式和内容与往年又有很大不同。此次演练提供多种不同的新型概念性产品模型,比如多媒体手表、生物柴油、射频识别付账系统手机等,演练的核心放在了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型,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推广,通过角色扮演,掌握风投要领和技巧等方面。
在活动的第一天,马克着重介绍了创业过程中的SWOT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s )分析方法,为同学们勾勒出创业分析的大致框架。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环节,每个小组都拿到了不同的产品方案,同学们展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剖析。马克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解答大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由于时间安排有限,每个小组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现场讨论,很多小组在结束后仍聚集在楼道中,大家已经将活动中的虚拟产品看成了自己的第一份事业,力争做到最好。
在活动第二天的报告环节,马辉副院长,马克、张磊、郑海涛、袁春、李向明等老师以“投资方”的角色,为同学们的商业报告提出投资意见。台上同学们活泼风趣的角色扮演,赢得满堂喝彩。
虽然整个活动只有两天,不能与真正的创业经历相提并论,但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不再是埋首于实验室和学术论文的科研人员,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把实实在在的产品在推入市场过程中的种种艰辛。
此次的项目演练通过商业模型SWOT分析、市场对策、财务预算等多个实战方面的模拟,拓宽了同学们的创业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帮助同学们掌握创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英语交流能力。不少同学感慨万千: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拿到不同产品计划,整个活动就像是创业者人生的小小缩影。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命曲线,就像每一条河流,虽然源头不同,但是都有着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腾入海。不管我们现在是怎样的状态,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蓄积自己,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就能奔腾入海,成就同学们自己的梦想。(深圳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