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晚报 2010-07-14
80多年前的清华学子最喜欢什么学科,毕业后有什么志向?近日,网易一篇博文披露了一份尘封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对1924年、1925年、1926年三年入学的100多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兴趣作了统计:除了“公司经理”、“社会改革者”等外,“农家”被排在了第4位,远高于排在第12位的“官吏”。
农家>官吏,这样的选择,在今天来看,似乎显得有点“雷人”:争先恐后通过考试跃出农门,再争先恐后通过考试进入官场,是现今的潮流。
当时的调查者,对这一结果是这样解读的:青年大半救国热忱很烈,恨不得把中国立刻改变,所以工农等社会改革领域的等级都很高。
这揭示出,80年前,青年们一腔热血,带着“为生民立命”的信念步入象牙塔;而今天的青年人,在经历了一路考试后幸运进入大学校门,怕是大多不知道读大学所为何事,终于快毕业了才想到,这四年的“镀金”原是为了更好地为自己立命。
说到这里,不免又绕到了青年人信仰迷失的老话题。但这毕竟是有复杂原因的,我们也不能苛责当下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个体选择的时代,能安顿好自己,也算不错了。
而无论是当年的为国家,还是如今的为自己,80年前清华学子的选择,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若想改革社会,选择“官吏”,进入政坛,岂不是更直接么?而为何偏偏要选择“农家”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职业呢?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当时的青年人意识到,成为政客,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选择,没有在农业、工业等领域脚踏实地的历练,最终只能沦为纸上谈兵;而若想根本地变革社会,就要从农业这项亿兆百姓的生计入手。
能有如此的觉悟,这应该与当时理性的大学教育息息相关。那个时代,广为人知的一段学术思潮是:到田野去。领衔者中,前有梁漱溟等人的“乡村教育”,后有费孝通诸辈的“江村考察”。
投身基层,便是80年前的选择带给当代的最大启示。近日,扬州青创中心一份调查显示,有近九成大学毕业生有创业的想法,这是件好事,当下的创业行为,同样有着改良社会的效益。只是,想提醒怀揣梦想的青年大学生们,创业未必就是风风光光地开公司;投身基层,到农村去,同样可以有一番作为,而且这对个人、对整个社会,都有着绝好的“改良”之效。(王子明)
(http://news.tsinghua.edu.cn)